《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月刊)創刊于1985年,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胸心血管外科專業學術期刊,以廣大胸心血管外科醫師為主要讀者對象,報道胸心血管外科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以及對胸心血管外科臨床有指導作用、與胸心血管外科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反映我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發展,報道國內外學術活動,促進國內外胸心血管外科學術交流。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主要欄目有論著、臨床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經驗、技術交流、綜述和病例報道等。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科研工作的重大發展,促進國內外胸心血管外科學術交流。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以廣大胸心血管外科醫師為主要讀者對象。以胸心血管外科臨床及科研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的專業期刊,適合于臨床胸心血管外科醫務人員、科研人員、醫學大專院校師生等閱讀。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
論著
(705)常溫非體外循環下全胸腹主動脈替換術
孫立忠[1];程力劍[1];朱俊明[1];劉永民[1];張宏家[1];鄭斯宏[1];鄭軍[1];白濤[1];張明[1]
(709)新生兒梗阻型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的治療
鄭景浩[1];徐志偉[1];劉錦紛[1];蘇肇伉[1];丁文祥[1]
病例報告
(712)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后發紺1例
鮑春榮[1];丁芳寶[1];張韞佼[1];梅舉[1]
論著
(713)270例肺動脈閉鎖合并室間隔缺損的外科治療
范祥明[1];沈向東[1];閆軍[1];王旭[1];王強[1];呂曉東[1];凌鋒[1];劉迎龍[1]
(717)EuroSCORE和STS—PROM對成人主動脈瓣置換死亡風險的預測
曹翔[1];王崇[1];王強[1];李先華[1];韓林[1];徐志云[1];鄒良建[1]
(720)HancockⅡUltra生物瓣行主動脈置換術后早期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評價
尹宗濤[1];王輝山[1];汪曾煒[1];金巖[1];韓勁松[1];宋恒昌[1];張南濱[1]
病例報告
(723)胸腺畸胎瘤1例
孫立陽[1];王國新[1];韋志永[2];張自超[3]
論著
(724)二尖瓣成形術治療中重度黏液樣退行性二尖瓣關閉不全遠期療效的影響因素
薛清[1];韓林[1];張冠鑫[1];陸方林[1];紀廣玉[1];唐昊[1];郝家驊[1];徐志云[1]
(727)心外科手術同期行雙極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
過常發[1];王春生[1];丁文軍[1];趙東[1];徐德民[1];賴顥[1];楊守國[1]
(731)二尖瓣置換術后新發房顫的圍手術期危險因素
王斌[1];韓林[1];徐志云[1];張冠鑫[1];陸健[1];陸方林[1];宋智鋼[1]
(735)支氣管擴張癥的開胸和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比較
周足力[1];趙輝[1];李運[1];李劍鋒[1];姜冠潮[1];楊帆[1];劉彥國[1];王俊[1]
臨床研究
(738)癌蛋白18表達與肺癌抗微管化療的關系
樂涵波[1];張永奎[1];周吉航[2];陳志軍[1];張斌杰[1];劉曉光[2];周世權[2]
實驗研究
(742)豬非體外循環下經皮肺動脈瓣膜置入術
周軍慶[1];魏德勝[1];張楚[1];陳中華[1];魯建興[1];趙振華[1]
(746)缺血預處理對糖尿病大鼠在體心肌NO—cGMP表達的影響
韓宏光[1];韓勁松[1];王輝山[1];張南濱[1];姜輝[1];尹宗濤[1]
短篇論著
(749)二尖瓣置換術后生物瓣膜與機械瓣膜遠期療效的meta分析
張斌飛[1];甘盈[1];楊克虎[1];韋英[1];蔣露霞[1];田金徽[1]
(752)白塞病致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外科治療2例
楊迪成[1];盧成寶[1]
技術交流
(753)美藍聯合Hookwire術前定位在GGO肺結節中的應用
詹必成[1];劉建[1];陳亮[2];朱全[2]
綜述
(755)細胞外基質材料在胸心外科組織工程領域的研究進展
韓石[1];史宏燦[1]
(758)聯合瓣膜病外科治療進展
張寶仁[1];韓慶奇[1]
(761)心臟手術圍術期肝素誘導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研究進展
張瑞冬[1];劉錦紛[2]
講座
(764)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的手術治療(三)——肺動脈血栓內膜剝脫術圍術期管理及并發癥的治療
甘輝立[1];張健群[1]
(766)“2012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青年醫師論壇”通知
(767)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1年(第27卷)索引
(774)作者索引
一、對來稿的要求
1.文稿 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5000字(包括摘要及圖、表和參考文獻),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題名、工作單位和漢語拼音書寫的作者姓名);實驗研究、綜述、講座等一般不超過4000字,其他稿件以不超過1500字為宜。
2.文題 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3.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不分單位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
4.摘要 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5.關鍵詞 論著須標引2~5個關鍵詞。請盡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1)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2)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3)必要時,可采用習慣使用的自由詞排列于后。關鍵詞中的縮寫應按MeSH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各詞匯之間空2個字。
6.推薦信 來稿網上投稿后必須將附加蓋公章的單位推薦信和一份標有作者、單位及詳細聯系方式的紙版(請注明網上投稿編號)寄至編輯部。單位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內容。
請登錄后再使用評論功能
去登錄